【天府作家·随笔】马玉荣(四川)||“医” 靠

【天府作家·随笔】马玉荣(四川)||“医” 靠
2024-10-24

        人,生病住院是常事。

        近日由于身体不适,我打算找一家医院看看。早听说成都京东方医院不错,离家又不远,特别是听说对退役军人很好,有许多优惠,便如约而至。

        医院的职责是治病救人,救死扶伤。医疗技术好、环境条件好、服务态度好,当然是每个人的本能选择。本来嘛,人生病心情不好,更需要关心和温暖。治病先治心,三分治病,七分疗心,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        十四公里车程,一会儿就到了的医院。因为提前预约好了,挂号、办理住院手续很快,意外还收到了医院住院三百元的营养餐补贴,让我还是有一点小惊喜。听工作人员讲,这是医院对退役军人到医院看病住院的特殊补贴。我很快被安排到国际医疗中心七楼老人病科,大部分退役军人住院都是被安排到这个科。这个科硬件软件都不错,尤其是服务态度特别好。

        进入科室后,护士长侯玲霞与护士就迎上来,送来了一个浅浅的微笑。一声问候、一分热情,让烦躁的心一下子静了许多。护士长走近前说道:“一号病房宽敞,清静,晚上好休息。”接着又交待住院需要注意的事项,还告知了早、中、晚开饭时间和地点。值班护士热情地把我带进病房。

        确实。进入病房一看,房间宽大洁净。两张床、两只床头柜、两张饭桌、两把椅子,全是新的,地面一尘不染。病床上铺放着的白床单、白枕头、白被子干干净净,没一点气味。进入卫生间,也是干干净净,就像入住了四星级以上宾馆。

        这不像病房,好似疗养院。说实在话,我一直对有些医院卫生环境有质疑,几乎是抵触。有的医院不卫生,而且气味很难闻。过去,我到医院探望住院亲友,从不敢接触任何东西,总觉得有病菌。

        这次感觉非常好,心里就踏实多了。

        当天上午,遵照医生的安排,进行检查。

        第二天凌晨,值班护士李虹庆悄声悄悄推开房门,轻轻地走到病床前,低声叫道:“叔叔,该吃药了!”“叔叔,给您量血压了。”在医院,一般叫某某床、某某病人名字,很少有亲切的敬语。这亲切体贴称呼,一下子拉近了医患的距离,密切了医患关系。

        这样,也好似一付良药,让患者心里很舒服。

        在住院七天的时间里,从医生检查、治疗、护理,无不感受到温暖关怀,这在别的医院是很少见到的。

        我睡眠不好,晚上同房病友打呼噜,更难以让我入睡。第二天,我告诉值班护士小钟,她立即报告了值班医生,当即把我调整到一间单独病房。

        小小一件事情,却是实实在在的温暖。

        这让我想到,一次我肾结石发作,由于当时家里无人在家,我痛得大汗淋漓,独自搭车去一家医院急诊。排队、挂号、就诊,痛得我汗水湿透衣服,可医院医生护士却视而不见。我被疼痛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输上了液。

        科室的彭华生主任、徐婷医生、张丽娟医生,护士李虹庆等,对病人的细微、热心、周到,让我觉得有在家的感觉。

        每天凌晨五点半左右,就能听到“吱吱嘎嘎”诊疗车轻微的推车声响,我知道,是护士开始一天的工作了。量血压、发药、询问病情等,让病人很舒心。

        服务态度是医院医风医德好与差的重要标志。

        小事见真情,微处见真爱。医院的名声与美誉,是患者给的。

        针对退役军人就医,医院专门推出“退役军人就诊卡”,包含专属就诊通道、专属病区、免费挂号、免费停车、单次住院三百元营养餐补助、健康体检折扣优惠、免费健康咨询、慢性病管理、康养等权益,累计办理退役军人就诊卡三千五百余张,接诊退役军人门诊二万余人次,接收住院三千余人次。医院这些举措,深受退役军人欢迎和社会的称赞。

        医者仁心,患者暖心。

        其实,每个正常人,心是容易满足的。给他一点微笑,他就可以灿烂。就像秋天一样,给树林一点阳光,它就可以金黄,还你一片彩林。

转载自:天府作家

相关新闻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