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人上厕所啊,手纸不一定记得带,但手机一定会记得带。
本来3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,现在变成了10分钟,甚至更久。
上厕所玩手机虽然很爽,但是它也是人生中的危险时刻。
01、拉屎玩手机从头伤到脚
在厕所玩手机,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:手机突然掉在地上摔碎屏幕、手机滑落进粪坑……
说上厕所玩手机是“危险时刻”,可不只是因为那些“尴尬时刻”,于我们的身体而言,也可能会从头到脚都造成伤害:
1、大脑:头晕脑胀
蹲坐排便时,血液通常会集中在下半身,拉太久后突然起身,还容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。简单来说,就是脑部供血不足,出现头晕、两眼发黑、腿麻等症状,虽然这是短暂的,但有可能带来跌倒、骨折危险。
2、颈腰椎:颈椎间盘突出、颈椎不稳
如厕时,身体会不自觉前倾,颈椎受到的压力更大,低头15°相当于负重12KG,蹲坑时脖子弯曲程度可达30°~45°,相当于脖子上挂着7~8瓶2升矿泉水,长此以往,会导致颈椎前屈度发生变化,易引起颈椎间盘突出、颈椎不稳等。
尤其是蹲便,还会因腰椎缺乏足够支撑,导致原有弧度被改变,让椎间盘所受重力不断增大,久而久之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。
3、肛肠:痔疮、便秘
上厕所玩手机会增加患痔疮的风险。蹲坑时间超过3分钟就会导致肛门部位的静脉充血淤血,从而诱发痔疮。动辄十几分钟的排便姿势,会使肛门直肠静脉丛长时间处于淤血充盈状态,这势必大大增加患痔疮的风险。
排便时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,导致“便意”迟缓或消失,无形中增加了排便时间,本来很容易排出的大便需要更长的时间排出,或长时间久蹲都排不出,导致便秘。
4、下肢:静脉血栓
人体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缩来辅助,当蹲厕所看手机超过 15 分钟以上,肌肉长时间不动,收缩会相应变慢,导致静脉的血液流速减缓,容易出现腿部肿胀、发麻。如果经常保持这种坏习惯,还会形成下肢静脉血栓,若是下肢深静脉血栓,还可能致命。
本身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、血液有凝固倾向、肥胖、高血脂或年龄在 40 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注意,在如厕后出现腿部肿胀、下肢沉重走不动路时,应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。
5、心理:注意力下降
上厕所玩手机图的是休闲,却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“多任务处理”状态,长此以往会出现“注意力障碍”等心理问题。 此外,离不开手机还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,外界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到,让人难以安定。
6、身体:感染各种病菌与病毒
如果上厕所的时候玩手机,这些致病菌与病毒很容易附着在手机上,并通过接触粘到手上,或粘到生活物品上进行传播,如果没有引起重视,不注重消毒与清洁,就容易进入体内,造成疾病发生。
02
上厕所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
健康人建议每次大便的时间为3~5分钟,如果超过5分钟还是没有便意,没必要耗着,可起身放弃,等有感觉了再去厕所。
对于很多排便困难的人,想用手机来消磨无聊时光,结果却是越玩手机越会抑制“便意”,时间久了便秘就更严重了,最后发展为习惯性便秘。一般有便秘的人,上厕所不宜超过10分钟。已经有痔疮的病人,更应缩短上厕所时间,速战速决。
03、轻松排便,做好这3件事
1、多喝水
每天要有意识地多喝水,成年人尽量喝够1500毫升。喝水太少的话,会促进大肠过度吸收粪便里的水分,让粪便变干变硬,从而造成排便困难。
2、多吃膳食纤维
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和便便排出,并且增加便便的体积、重量,又可以保持水分而避免粪便过分干燥。平时要多吃含膳食纤维多的蔬菜、水果、粗粮,如:
蔬菜:莲藕、西芹、空心菜、西兰花、茄子、韭菜、冬瓜、大白菜、菠菜、韭菜等;
水果:金桔、梨、香蕉、蓝莓等;
粗粮:红豆、绿豆、玉米、荞麦等。
3、多运动
缺乏运动的人,腹肌会比较无力,排便就使不上劲儿,所以我们要远离久坐,动起来才能预防和改善便秘。
建议每周运动3~5天,每天至少30分钟、中等强度以上的有氧运动,可以选择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跳舞、打球等,特别推荐增加腹肌训练,让排便更加有力。
对于肛门括约肌松弛的中老年人,建议每日做2次提肛运动,每次紧缩、放松肛门30下,有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的作用,对直肠脱垂有着积极的预防作用。